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菀坪学校科学教研计划
日期:2025-09-05 10:55:09  浏览量: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遵循小学科学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认知特点,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紧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强化科学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践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育理念,推动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促进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安排

 根据区教研室的学科计划和学校活动安排,会同科学组全体成员认真制定今年我们组教研活动计划。全面贯彻“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为主,围绕学生针对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以学校内涵建设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小学科学活动建设,完善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跟紧潮流,运用AI技术,把我们的课堂变成一节更开放,更广度的科学课堂。跟紧教材改革的大风,进行新教材培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小组以大单元“学历案”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以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探索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改进教学评价、加强教学调研等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并联系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开展一些有关具有本地方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一个宽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具体工作及要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1. 强化课程标准学习与落实:组织科学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科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和评价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

2. 倡导探究实践与思维型教学:课堂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特别强调“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探索,通过创设认知冲突、鼓励主动探究、促进思维外化、引导迁移应用等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保障实验、观察、制作、种植、养殖等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时间。杜绝“讲实验”、“看视频替代实验”等现象,提高科学教室的使用效率。

3. 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五育融合: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数学、技术、工程、艺术、语文等学科的深度融合,自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融入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课程标准中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科学课程相关的跨学科学习主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关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深度融合:合理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虚拟仿真实验、科学教育软件、在线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拓展科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场景,鼓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课例研究与实践(如利用AI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模拟科学现象、个性化学习辅导等),遴选和推广优秀课例。

5. 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学历案研究与应用:积极开展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的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研究。引导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设计目标明确、任务驱动、评价嵌入的学习方案,使学习过程可视化,确保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活动和评价反馈的高度统一,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推进课程建设与实施,丰富科学教育内涵

1. 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与课程方案要求,保障小学科学各年级的课时安排,配齐配足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资源,确保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

2.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与建立拔尖人才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地域文化特色和学生发展需求,开发与科学相关的校本课程或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探索建立适合小学科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学科课程体系,通过设立科创社团、项目式学习小组、导师制等方式,为学有余力、具有科学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深度探究机会。

3. 营造浓厚科学氛围:通过设立科学长廊、举办科技节、评选科学小院士、展示学生科技成果等方式,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将科学学习延伸至课外和家庭。

三、菀坪学校(小学部)科学校本培训活动安排表

(2025—2026学年第学期)

周次

时间

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

拍照

简讯

备注

9/1-9/7

1. 学习《新课程标准(2022版)》,结合课标整体把握教材,重点二、三年级新教材培训。

2. 9.4吴江区小学科学二、三年级新教材培训

3. 进行学科计划制定、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双周练等安排。

4. 学习吴江区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

5. 规范作业要求,端正书写。


黄思雨


9/11

吴江区小学科学二、三年级新教材培训


黄思雨


10/13-10/19

课堂观察

沈秦越 五年级《顺序结构》

PBL模式下探究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沈秦越


10/27-11/2

骨干教师开课

潘凤 四年级《编码的规则》

聚焦常态化教学,培养信息意识

潘凤


十四

12/1-12/7

同题异构(1)

张蕾 二年级《不同的天气》

从观察和亲身体会中发现天气对生物的影响

张蕾


十五

12/8-12/14

同题异构(2)

张蕾 二年级《不同的天气》

优化不足,增加真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天气和生物的关系

张蕾


十七

12/22-12/28

课例研究

黄思雨 六年级《电磁铁》

可视化工具助力探究,提升学生善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素养能力

黄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