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桥,探寻童趣盎然的音乐世界
——记我校音乐教研组《动物说话》公开课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低年级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与基础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我校音乐教研组于10月13日在音乐教室2,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级公开课展示活动。
一、 紧扣主题,趣味导入,激发学生音乐本能
本次公开课的核心主题确定为:“融入情境,快乐表达——在音乐活动中发展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现力”。围绕这一主题朱敏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动物说话》一课选自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是培养学生节奏感、音高感以及激发音乐想象力的绝佳载体。
二、 多元融合,层层递进,构建生动音乐课堂
1、聆听感知,初识旋律: 教师引导学生安静、完整地聆听歌曲《动物说话》,并通过启发式提问:“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说话’的?”帮助学生初步把握音乐形象和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歌词匹配的动画场景,使音乐变得可视可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节奏探索,解决难点: 针对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如 XX X | XX X |),老师没有进行枯燥的讲解,而是将其与相应动物的动作联系起来(如小鸡拍翅、小鸭走路)。学生们通过模仿动物动作来体验和掌握节奏,化抽象为具体,难点迎刃而解。节奏模仿游戏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在快乐的律动中巩固了知识。
3、创编表演,个性表达: 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后,[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律动或表演动作。学生们想象力丰富,有的模仿小公鸡打鸣的神气,有的表现小青蛙跳跃的活泼,在音乐声中大胆、自信地展示。这一环节不仅深化了对歌曲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表现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
三、 研讨交流,凝聚共识,共促专业成长
公开课结束后,音乐教研组立即组织了深入的评课研讨活动。老师们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紧紧围绕既定主题,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流程清晰流畅,重难点突出且突破巧妙;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富有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在快乐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了音乐素养。
![]()
![]()
![]()
![]()